CGTN专访|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:鼓励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
CGTN:近期,有一件事情收到广泛关注,证监会近日就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。这一新规有哪些主要基本部分组成?以及新规定代表了怎样的制度安排?对于新规定,监管机构有着怎样的考虑?
方星海:这是个很好的问题,我很乐于回答,因为很多国际投资者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。在这一新规草案公布之前,那些所谓“红筹企业”,它们无论是在纽约,还是在香港上市,(这些企业)都完全不受中国证监会的监管。这就导致一个问题,因为一旦这类企业违反了外国市场的有关规定,例如瑞幸咖啡,去年的财务造假事件,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调查这一事件时,不得不向中国证监会寻求合作,因为瑞幸咖啡的全部业务都在中国内地。然而,在SEC向我们寻求合作之前,我们甚至不知道瑞幸咖啡已经在纽约上市,因为它并未受到中国证监会监管,瑞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外国公司,不受中国证监会管辖。近期公布的新规定,弥补了这个缺口。目前,证监会还在就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,但我相信它会在一个月内正式出台。新规定出台后,公司无论是在中国内地还是在离岸地点注册,只要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,这些公司赴境外上市必须收到中国证监会的备案管理。当公司提出赴境外上市的申请后,证监会是否批准将由制度流程决定。
举个例子,假如一家互联网公司想要在纽约上市,这是没有问题的,但该公司需要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,证监会内部将会启动一个跨部门的审核,决定是否批准公司的申请,因为许多互联网技术公司拥有较为敏感的数据。审核通过后,中国证监会将正式批准公司的申请,这将为SEC带来更多确定性,因为这时公司已经在中国经过审核,新规定将确保类似“滴滴事件”的情况不再发生,所以我认为,新规定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流程,供企业遵守,也能让境外市场的监管机构对中国赴境外上市的企业更具信心。这样,假如有企业存在问题,中国证监会和SEC(等监管机构)将在该企业赴境外上市前取得共识,这将大大降低监管的难度。
CGTN:所以新规定能够填补缺口。然而,有境外媒体认为新规定收紧了企业境外上市的监管政策,他们认为新规定增加了限制,对此,中国证监会有何回应?
方星海:此次新规定公布之前,并不存在相关管理规定,然而资本市场的运转离不开这类规定,比如我提到的瑞幸咖啡和滴滴,这些公司(发生的事件)都是不好的例子,为了让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更具可持续性,更好地保护境外投资者的利益,我们需要更完善的规定,来填补缺口。所以,这不是监管政策上的收紧,而是使其更加完善,证监会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上市地,同时我们也鼓励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,这样,企业可以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增长。
CGTN: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大型境外金融机构想要长期留在中国,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可能存在一些摩擦,您认为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进入中国市场?
方星海: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基于几个原因:
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作为国际投资者,他们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产,而中国是全球经济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,是国际投资者不能错过的, 所以在资产配置方面,他们想要在中国投入一部分资产。如今,国际投资者正在中国投入越来越多的资产,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很强的韧性,面临疫情仍能保持增长。
第二个原因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而言更加便利、利好。
CGTN:我想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,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,支持全球从疫情中复苏。
方星海:我也这么认为,在这一点上,我想到另外一件事情,证监会就一项草案公开征求意见,(该草案)拓展了我们所说的“沪伦通”业务,将瑞士和德国纳入适用范围,这一进展并没有被大范围报道,但国内是相关新闻报道的,这一新规定也将在大约一个月后正式出台。新规出台后,中国企业将能够在瑞士和德国法兰福上市;同时,德国和瑞士的企业也将能够在我国的深圳、上海上市。因此,稳定的中国资本市场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,在这一方面,来自英国伦敦、德国法兰克福以及瑞士的公司,将能够在深圳和上海上市,在中国市场募集资金。